美國人的房產觀念和美國的房產政策法規

美國人的房產觀念
 
近些年來,美國樓市持續低迷,有人認為完全是金融危機經濟衰退造成的,而在我看來,除了這方面的因素以外,與其房地產觀念、投資預期、政策法規有很大關係。我的感覺,美國經濟衰退給老百姓造成的收入降低幅度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大,絕大多數人依然安居樂業。
 
從美國人的平均工資與房價之比來看,絕大多數員工兩口之家在三到五年內就可以買房,十年內可以還清按揭貸款。但很多人沒有選擇買房,而是租房。有數據顯示,美國35歲以下的年輕人住房私有率僅為39%,45歲至54歲年齡組住房私有率為73.6%。
 
美國房產要交地稅,賣掉房產要繳納交易稅、盈餘稅。擁有住房還有一筆暗藏的開支,如草地的施肥除草、澆水修剪、房前屋後栽種不同季節的花草樹木,以及深秋後清理樹葉等。此外,自購住屋維修方面更是常年累月花錢,如廚房,地毯,後院等,開銷往往都在上萬美元。
 
稅收、經常性的管護開支,也大大降低了房地產增值盈利的預期。美國年輕人找工作範圍很大,固定住房並不方便遷移。老年人因為管護精力不足,不少人願意賣掉原有自住房而租住公寓。
 
美國的房產政策法規
 
據美國《僑報》援引房地產稅務專家瑪麗·維加爾(MaryVigal)女士的話說:現在有必要在中國社區普及房產投資的法律知識,尤其是針對那些"非美國居民"的國外買家。許多中國人到美國購房,因並不在美國居住,便將房屋出租來獲取投資收益。
 
但根據美國稅法,對於"外國人"房東的租金收入,需要繳納30%的租金收入稅,而且要自覺仔細地向稅務局申報。有一部分"外國房東"由於不了解相關規定,或許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"違法者"。也有的中國投資者將房產作為資產留給自己的子女,若將來子女來美讀書或生活,則可以擁有一定的生活基礎。
 
但是,美國聯邦法律對"非美國居民外國人"的房地產遺產稅高得驚人,任何超過6萬美元的資產要被課以35%至45%的稅收;再加上地產稅和各種管理支出,將來留給子女的也許不是"遺產",而是"遺患"。
 

來源:美房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