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人不再想買房為什麼?

為什麼這麼多的租房者不想實現所謂的美國夢去購買住房,一個簡單的理由是:他們不想這麼做。

美國人不想買房

據《財政時報》(The Fiscal Times)報導,Bankrate所做的調查顯示,超過三分之一的無房受訪者表示,他們不想買房,或者至少現在不想。

美國的全國自有住房率自房地產泡沫達到頂峰的2005年後一路下滑,迄今降低約5個百分點。調查發現,受過高等教育或年收入超過5萬的美國人最有可能推遲購房,4%表示從未有過購房打算。

美國房地產網站Trulia提供的分析數據顯示,26至34歲群體的租房率接近60%,相比於2006年上漲11個百分點。Bankrate高級分析師劉易斯(Holden Lewis)表示,年輕人對置業不感興趣並不奇怪,租房可以讓他們的生活更為靈活自由。

美國中年人也表示,不是他們對購房缺乏慾望,而是經濟上不允許。超過半數表示,他們沒有足夠多的首付或足夠高的信用分數獲得貸款資格。

而對於65歲及以上美國人來說信用不是一個問題。這個年齡組25%表示付不起首付,30%表示沒有購房的想法。近4/10老年人不購房還有其他原因,如健康問題、不能自己維修住房、經濟拮据等。

總體而言,無房戶都把目標集中在了首付款上。三分之一希望首付額在房價的6%至20%之間,13%只想支付5%或更少的首付,1/5計劃付20%以上的首付。

掙多少錢才能買房

其實美國人不是不想買房,實在是買房的成本太高。

據《財政時報》(The Fiscal Times)報導,美國27個高要都市地區的平均房價為222,700元,為了能買到這樣的房子,以2015年第四季度首付20%計,一個家庭需年收入至少51,114元,略低於全國平均收入的53,000元。

當然不同地區房價差別巨大,匹茲堡房價中位數為128,000元,僅是舊金山的六分之一,前者只需31,134元即可成為有房主,而後者則要掙到150,000元。

美國人怎麼看不買房這事兒

網上有人總結出了美國人不想買房給自己找的各種理由,是不是與你不謀而合呢?

現金流失要買房,你先得支付一大筆首付款。有的人可能會說:"但買房是一種投資啊。"但從歷史的角度看可不是這樣。從1890年到2004年,住房資產的平均年回報率只有0.4%。而且這個算法只考慮到房價本身,而把我下面要提到的各大因素全部忽略掉了。可以肯定地說,在你簽下首付支票後,你就再也見不到你的錢了。因為即使日後你賣了這套房子,你還是得把這拿回來的錢用來付下一套房子的首付。所以要是你買了一套價值40萬美元的房子,就等於和辛苦賺來的10萬塊說拜拜了。你可以在前院的草坪上豎一個小牌子,上面寫上"安息吧,十萬塊"。

交易費用我已經忘了上兩次買房的額外花銷到底是多少了。但是基本上得燒掉房價的百分之二三那麼多。律師諮詢費,產權保險費,搬場費,還有我買抗抑鬱藥的醫藥費。加起來大約能到房價的2%到3%。

養護工作 不管怎麼樣,東西都會用壞,然後你就得去修。你得修一大堆的東西。到你不再住的時候就會發現,房子裏所有的東西都壞過。而且所有的東西都壞過三次。接著你就得趴下來,鑽進去,修好它們。完了打開賬本看看,又花錢了啊。我現在租房子住,比如洗碗機壞了,我要麼把房東喊來修,要麼自己買一個,從房租裏麵扣除。西爾斯百貨(Sears)還會派個人來幫我裝好他。我什麼都不用幹。西爾斯的修理工和房東都替我幹了。

房產稅 傳說抵押貸款的利息可以抵扣部分稅款。得了吧。這在你的退稅項目中隻是九牛一毛。你交的各種和房產有關的稅才是大頭。要是沒有這筆支出,你的孩子就有機會接受很好的教育。隨便你了。

買房等於套牢自己 讓我們來解讀一下,為什麼擁有住房產權在美國變成了一種類似迷信的東西。因為企業希望限製員工的職業選擇。所以企業鼓勵員工買房,這樣他們就困在住房上,不能搬走去找別的工作了。薪資的高低就是一個市場供求的函數。如果你沒法搬到新公司附近,那麼可以供給你的工作機會就少了。這是你無法駁斥的事實,反正年輕人不斷加入市場,和你進行競爭工作機會。

有些人喜歡有歸屬感。但我個人喜歡隔段時間就換換空氣。2009年3月起,我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對麵租了一套房子。那真是很有意思。我從窗戶裏就能看見華爾街。多帶勁啊!在那之前我和說唱樂手丘伯·洛克(Chubb Rock)一起在切爾西旅館住過。去年我決定放鬆一下,就往美國北部小搬了一下。現在我的窗外,可以看到哈德遜河在流淌。這裏很寧靜,早晨我可以在河畔享受沒有噪聲的散步。看房和搬家隻花了我們兩周的時間。沒有任何拖泥帶水的麻煩事。我就喜歡這樣無牽無掛的生活。

最差投資獎 當你說出"買房是一種投資"的時候,你忘了產權房具有投資中最忌諱的所有因素: 1. 流動性不足。你無法隨時將住房變現。 2. 財務杠桿性過高。多數情況下你得借貸一大筆錢用於買房。 3. 降低投資多元化水平。對多數人來說,房子會構成他們投資組合的最大部分,並且遠遠超出個人淨資產的10%這個投資組合合理化的比例上限。

別和牆過不去 租房子住就沒法按自己的意思改變牆體結構了。好像很多人都喜歡在自己的房子裏敲掉幾麵牆,或者把牆麵顏色重刷一遍。好,那就找一個允許你拆牆的房東好了。我們人類肯定是在進化史上出過什麼小毛病,才變得這麼喜歡往牆上塗油漆,砸釘子,敲窟窿。我真的不理解啊。我看著屋裏的牆保持原樣就挺舒服的。

付房租比買房實惠 有的人會說,抵押貸款的成本、維護費等等都會被房東攤進房租裏去。有時候是這樣的,但是一般來說他們不會。

買房好完全是心理作用 想想看你為什麼想要買房。是你覺得沒有自己的房子,就無法達成某種人生目標嗎?是你覺得房子是婚姻和"穩定"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是你孩子們將來成長的搖籃嗎?買房是標誌你成人的一個環節嗎?是你的父母教你這麼做的嗎?仔細考慮一下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你想要一套自己擁有產權的住房,想想它們是不是反映了你內心真實的想法。

養房得花大把時間 你真的願意花這麼多時間來伺候你的房子嗎?你認為把時間花在這上麵,就是你獲得幸福而充實的生活的最好方式嗎?

租房來去自由 如果租房住,我可以想走就走,在任何時候,去世界上任何我想去的地方生活。這讓我有條件到處去探險,即使我不曾付諸行動過。

無房一身輕 對我來說(對別人則不盡然)買房就意味著壓力。我親眼看到我父母在它們買房時候經曆了最可怕的壓力。我親眼看到自己買第一套房時互聯網泡沫崩潰對我造成的壓力。我親眼看見人們在2008年經濟困境時經受的壓力。人們簡直是在自殺。我不喜歡這種壓力。

現金才是王道 我喜歡把錢放在銀行裏,喜歡隨時可以提取它。我很討厭把所有的錢都投在一項流動性很差的資產裏。我要把買一套房子要付的首付款裝滿浴缸,然後在滿滿一浴缸的錢裏麵洗澡。真的,待會兒我真就去這麼幹。

來源:僑報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