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價仍有上漲空間?

南加州房市價格近半年來上揚力道穩健,讓有意購屋但尚未買房的人不斷「追漲」房子,不少潛在買主因此擔心買到高點。專精房市走勢的學術界人士林振國說,雖然目前房價比起去年同期上漲不少,仍遠低於2006年第三季的最高點,且房屋貸款利率仍在歷史低點,因此仍是購屋好時機。

他預估未來六至八年,只要美國經濟恢復1990年代穩步成長趨勢,房價可望大幅成長,估計幅度是80%至100% 。

林振國曾在「房利美」(Fannie Mae)擔任七年經濟學家,負責評估全美不同區域房市走勢,目前擔任富樂頓州大「房地產及土地利用機構」(Real Estate and Land Use Institute)副主任。「我喜歡用數據說話」,他引用反映美國房價的FHFA指數及Case Shiller指數,比較全美及洛杉磯大都會區1991年至2013年房價指數指出,洛杉磯大都會區房價由於在1980年代末期猛漲,因此1991年起呈下跌趨勢,同期間全美房價反而平穩上揚。

1995、1996年洛杉磯大都會區房價下跌最深,之後反彈,並於2006年第三季達到高點,之後又開始緩慢下跌。但去年起房價開始緩慢回升,之後升幅加快,唯今年第二季房價比起2006年第三季最高點仍下跌26%左右。林振國說,若加上尚未公布的第三季指數,估計目前房價比起最高點仍低20%,全美平均房價比起最高點估計仍低10% 。

若以1971年至2013年房貸30年固定利率走勢來看,這段時間平均利率是8.58%,1990至2013年平均利率是6.73%,目前則是4.5%。若再比照洛杉磯大都會區居民2006年及去年中間收入分別是5萬5707元及5萬7271元,與2006年利率平均是6%來看,目前買房子大家收入都多一點,利率卻比最高點低不少,因此仍值得購屋。

林振國又說,大洛杉磯區房價雖然過去一年漲很多,FHFA 指數顯示漲16.4%,仍比不上2003至2006年每年至少漲20%。若再比較美國及加拿大兩國主要城市住宅區1999年至2013年間的中間房價,可發現一開始兩國房價差不多,但後來加拿大中間房價卻比美國高62%。

前述美國主要城市包括洛杉磯、舊金山、聖地牙哥、波士頓、拉斯維加斯等,加拿大主要城市包括多倫多、溫哥華、渥太華等。若再考慮進美國及加拿大居民2010年採購能力,分別是2萬9056元及2萬7721元,他因此認為大洛杉磯區房價仍偏低,仍是進場好時機。


資料來源:世界新聞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