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外置業如何選擇合適的目的地

近兩年,海外置業已經成為海外投資的新動向。選擇什麼地區購房,需要考慮什麼因素,是有意向進行海外置業的投資者普遍關心的問題。本文將與大家一起扒一扒海外置業需要考量的因素,同時以歐美和東南亞為例,對比老牌市場和新興市場的優劣勢。

本質上,海外置業就是海外投資,所以匯兌損益風險、投資成本與回報是基本的考量因素,此外,作為投資者,你還需明確自己的置業需求,是否有居住的需要。

一、匯兌損益風險

匯兌損益,簡單說,就是因為兩種貨幣的匯率波動引起的"多花錢"或"少花錢"。匯率波動性大是引起匯兌損益風險的主要因素。

美國在這​​一考量因素中目前不具備優勢,2016年人民幣兌美元的趨勢是跌,跌,跌···許多投行認為今年人民幣兌美元會跌到6.8,所以今年用人民幣去美國置業有些"不划算"。

歐洲受英國退歐公投的影響,歐元、英鎊大跌,現在用人民幣去歐洲買房比之前"省錢",不過因為退歐的影響,歐元和英鎊未來漲跌的不確定性比較高,如果未來再次出現下跌,房產有貶值的可能,所以歐洲在匯兌損益的考量中屬於有優勢,但也有風險。

相比之下,東南亞的匯兌損益風險最低。英國退歐公投後,東南亞市場幾乎沒有受到這一"黑天鵝"事件的影響,這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市場,各國匯率波動小,帶來的匯兌損益風險也最低。

可以說,在匯兌損益風險的考量中,如果你想選擇一個最安全的置業地區,那麼東南亞是首選。

二、投資成本與回報

投資回報率是各位投資者最關注的問題,我們可以從投資成本和投資回報兩方面來看。

投資成本,主要看房價和維護費用。

首先看房價對比,可以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,國外的置業成本遠遠低於國內。

你肯定想不到,歐美國家的平均房價,只有中國二三線城市的水平。以美國洛杉磯為例,居住面積為130平方米的共管公寓(即土地共有),價格在28萬美元,折合成人民幣就是1.5萬/平方米。這個數據也說明海外置業已經不再是富人的專屬。

同樣,歐洲的平均房價也只有RMB1.6萬/平方米,不過歐洲國家間房價差異較大,如果你有20萬歐元,在德國可以買到97平米的房子,在英國卻只能買不到一半大小的房子。

東南亞的房價與歐洲類似:因國而異。新加坡房價排名世界第七,價格高達每平米15萬,而與之相鄰的馬來西亞,即便最貴的城市吉隆坡,房價也只有RMB3萬/平方米,而檳城和新山的房價只有吉隆坡一半,每平米1.5萬人民幣左右。

在購房成本上,三個地區可謂勢均力敵,然而考慮到人工與稅務政策,歐美的房屋維護費用則高於東南亞。

投資回報主要看房屋的升值空間和租賃回報。在升值空間方面,三個地區具有明顯差異。東南亞,作為新興市場的代表,在升值空間上具有明顯優勢。

以馬來西亞為例,現在房價處於低位,當地政府正大力招商引資,發展基礎設施建設,加之馬來西亞本身的旅遊優勢,房價具有連續上漲的動力和優勢。

換句話說,你越早選擇買入馬來西亞的房產,未來轉手房產賺取的收益就有可能越高。

同時,由《全球房地產指南》(Global Property Guide)2015年公佈的數據顯示,在亞洲眾多國家和地區中,馬來西亞房價水平較低,但是租賃投資回報率達到4.57%,遠高於中國(2.66% ),香港(2.82%)和新加坡(2.93%)。

良好的投資回報率也是實現以房養學的必要條件,如果你有考慮將來讓子女接受海外教育,東南亞置業同樣值得推薦。不僅新加坡擁有眾多名校,許多名校也有分校設置在東南亞,比如英國紐卡斯爾大學、美國萊佛士大學等。

作為老牌發達市場的代表,歐美國家的市場相對飽和,升值空間小,所帶來的投資回報率自然低於新興市場。儘管歐美擁有眾多名校,但投資回報率未必能保證"以房養學"。

三、明確置業需求

除了投資,相信有很多讀者也有考慮在海外購房給家人居住或度假。如果有自己居住或度假的需求,那麼環境和氣候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。

歐美在人文環境上具有自己的優勢,適合旅遊;而東南亞的優勢則在於自然環境和氣候,更適宜居住和度假。其次,中國去東南亞4-6小時航程基本覆蓋,無時差;而歐美飛行航程在12小時以上,且有時差。

當然,如果你選擇在海外置業居住,多少會有移民的考慮或打算。關於移民政策,老牌國家與新興國家的移民政策可謂差異懸殊;歐美國家對移民持限制態度,相比於持鼓勵政策的東南亞,移民門檻要高很多。

綜上對比,東南亞是目前海外置業最穩定且是投資回報率預期最高的地區;而馬來西亞則是東南亞置業的第一選擇。在馬來西亞購房不僅能為你帶來良好的投資回報率,同時永久產權和零遺產稅也會對你財產的做出進一步保證。其次,它在地理位置上毗鄰新加坡,有良好的教育優勢和發展助力,是東南亞置業當之無愧的首選。

對於中國投資者而言,馬來西亞的另一優勢是語言,當地華人比例高達四分之一;友好的語言和人文環境,會讓你更好的融入當地生活。

來源:華爾街見聞